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寫作的輸入歷程(五):文哲性寫作中的抽象概念詮釋

對於文哲性寫作中的抽象概念,作者必須透過和這個抽象概念有關的種種事例來詮釋該抽象概念的意涵。

例如對於「幸福」這一個抽象概念,可以透過這些事例來詮釋它:每天黃昏,我總能見到家中廚房的餐桌上擺滿一盤盤令人垂涎三尺的佳餚;每一個夜晚,我總是能找到爸爸訴說一天裡大大小小的事。啊!這是我的幸福!

◎腦力激盪:請以一些事例來詮釋「挫折」的意涵和特質。

◎提示一:我奮力地衝刺,希望能奪得錦標,然而,對手一個個從我身旁快速閃過,我像是一頭遭受遺棄的幼獸,汗水和著淚水涔涔流下,我身後已無來者,我徹徹底底殿後……,這是挫折,一種生命中的苦滋味。

◎提示二:下列哪些例子較適合用來詮釋「挫折」的特質和意涵?
1.國父孫中山先生歷經十次的失敗,終於建立中華民國。
2.愛迪生不眠不休的做了 1600 多次耐熱材料和 600 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
3.那是1815年6月18日的事了:拿破崙率軍與英軍交戰。當天下午,正當兩支軍隊都疲憊不堪時,布呂歇爾率領的普軍終於趕到,並猛攻法軍的右翼。晚上9時,拿破崙率領的法軍敗走。七月15日拿破崙投降了,最後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倫那島。一世的野心就像風中殘燭般漸漸熄滅。
4.在烏江畔,項羽看著八千江東子弟無一人生還,無顏回到江東見父老.....
答:第1、2個例子適於說明「克服挫折」,而第3、4個例子則較能說明「挫折」是什麼。

各組集體創作作品:

第一組

挫折是當我再怎麼認真唸書時,卻在考試的時候腦筋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筆:已經數不清有多次孤獨的夜晚陪伴著我的理想,沙沙的寫字聲是充斥著房裏唯一的聲響,但是,在三天的段考中,我的腦中卻是比擬紙般的空白,每一次的下筆,都有著難化開的遲疑。一直到考完後,同學間討論的答案,聽起來竟是如此陌生,「怎麼會這樣?」我在心裡吶喊,等到成績公佈之後,那如雷貫耳的消息是青天霹靂,我將自己埋在雙手之間,顫抖的聲音嗚噎著表達那深深的挫折。

挫折是做出一項劃時代的成功作品,卻在實際試用上,比不上固有的事物〈>>挫折是嘗試失敗〉: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遜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氣火車,當時有人駕著一輛漂亮的馬車和它賽跑。但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由於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那是史蒂芬遜的發明挫折。

挫折是一種特別的藥,服下後端看個人心態〈刪除〉,有些人選擇要東山再起,有些卻一蹶不振:春秋時代越國的君主句踐,在經歷敗給吳王夫差的挫折後,奮發向上,臥薪嚐膽,最後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復興越國。

在這世上的挫折是一種失敗、一種包含著極大的不甘的經歷,卻能經由個人的心態轉念,使其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第二組

挫折是努力後卻得不到任何的回報:第二次段考前一晚,熬夜苦讀到天明,仍然未讀完,抱著忐忑不安的心,進入教室,儘管再怎麼絞盡腦汁,腦筋還是一片空白,毫無意義的數字在腦袋遊走,眼前的數學考卷還是一片空白,豆大的汗珠自額頭滴落,交卷的鐘聲響起,絕望佔據了我的心頭。

挫折是母親惆悵的失落感:除夕佳節的來臨,趁著大家可依團聚〈刪去〉,興奮的媽媽,花了整個下午準備著晚上的佳餚。好不容易一切才準備就緒,把外公接到餐桌後,就開動了。但不領情的外公,一作上桌,就開始嫌:「這顏色炒這樣能吃嗎?」、「一塊豆腐15元,你們是很有錢嗎?」……罵的〈>>得〉媽媽敢怒卻不敢言,愉悅的心情如綁了塊大石般的盪〈>>沉〉到谷底,臉上還必須硬擠出笑容,應和外公。

挫折是一個人茫然的走在孤獨的道路卻無人肯幫助的感覺,挫折像是死神般的難纏,無論身處光明現在〈刪除〉或矇蔽在黑暗的束縛,挫折總是能把你推下更無底的深淵,更無盡的痛楚,但相信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儘管是無限的失落,只要抱持著一線希望,明日朝陽的曙光一定會灑在你身上。

第三組

挫折是一個人的理想的破滅: 岳飛在收到十二道金牌班師回朝之際,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之後岳飛父子被丞相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

挫折是接二連三的噩耗:諸葛亮積勞成疾,終致自己病瘁,為蜀漢衰落之始。他臨終決定以楊儀統領各軍撤退,引起和楊儀有嫌隙的武將魏延不滿,雙方發生爭鬥,最後魏延失敗,在逃往漢中的途中被殺,使蜀國又損失一大將。 〈老師評:這不是一個恰當的例子。諸葛亮生平還有更顯著的挫折,包括劉備伐吳之舉使他聯吳的謀略無法進行、劉禪的昏庸無能等,都使他壯志未酬。〉

挫折是對大勢已去的無力感: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布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企圖叛逃的衛隊長,愛娃•布勞恩的親戚菲格萊因。4月30日15時30分,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之後希特勒用一支手槍自殺,而愛娃•布勞恩則服氰化鉀自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一個個的挫折會讓軟弱的人走入絕境,它像一個魔鬼,考驗著人們的意志。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結果是由盟軍佔領,亦是繼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另一個轉捩點。從此盟軍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日軍由戰略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戰略主動權已完全轉入盟軍手中。對美國來說,瓜島戰役的勝利,改善了美國自珍珠港被襲以來低沉的士氣,並對日後進攻日本太平洋島嶼和日本本土有積極的作用。美國人了解到該戰役是國力的爭鬥。 〈老師評:後面舉的例子和前面所提出的觀點不相配。〉

第四組

挫折是想要完成一件事,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使人持續灰心,導致連續性地,產生失落感::東漢末年,劉備僅有的城池新野城和徐州被曹操攻下後,展開了多年的流浪軍旅生活,一路上不停的被曹軍追殺,幾次交戰皆嚐敗仗,軍心盪到谷底,儘管想打勝仗,卻無法如願,許多將領因而隨之灰心。

挫折是快達到目的時,成果在一夕之間完全毀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驍勇善戰的德軍裝甲部隊勢如破竹,挾著先進坦克以及轟炸機的掩護席捲歐洲,就在希特勒的強大野心威脅下,歐洲唾手可得,就在此時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決定策劃一次決定性的軍事策略-諾曼地登陸。就在登陸之後,情勢隨之扭轉,也在柏林戰役中將希特勒逼向絕望,在感受到四面楚歌的挫折下,希特勒自殺,再陰影中結束他瘋狂的一生。

挫折雖然帶給人們都是負面的影響,但堅持下去便能成就傳奇:伽利略一生追求真理,支持哥白尼學說,卻被當時的教會否認他的學說以及理論,甚至逼迫他放棄對「日心說」的支持和「太陽是不動的宇宙中心」〈+的理論〉,在教會的審判過後,他低呻著「它還是在運動的」,在面對挫折中,追求真理的堅定成了不朽的故事。

挫折讓弱者放棄未來,也讓缺乏自信的人懷疑未來,卻讓堅強的人開拓未來,所謂「愈挫愈勇」。

你覺得哪一組所寫的最能詮釋「挫折」呢?

18 則留言:

  1. 我覺得第一組的第一段寫得很好,2.3段就不夠完整,第二組寫得很好,非常細膩,第三組我覺得文章段落間的關聯性要加強,再多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11141蔡沂桀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第一組的文筆寫得最好,第二組的例子寫得符合例子很生活化,我們這組的部分歷史案例好像有點不太符合(例如最後的例子,美國勝利但跟挫折像魔鬼好像不相干),我覺得第四組寫的比較有挫折的感覺。

    回覆刪除
  3. 我覺得第一組的第一段寫得很具體,但後面卻顯得有點不足,應該描述的詳細一點。第二組寫的最好,例子比較貼近生活。我們第三組的例子舉得不夠恰當,尤其是最後一個。第四組的例子也舉得很好,但最後一個應該舉一個和前兩項同領域的,會比較有平衡感。

    回覆刪除
  4. 第一組陳昱睿提到2009年12月29日 下午6:06

    我覺得:
    第二組的例子運用對話顯得十分的生動,但是好像第三個例子只有給下一個定義,似乎沒舉例子就寫總結...?
    第三組則有些題旨沒拿捏好的感覺,只是在資料上十分創新並充足,值得我們效法
    第四組的字詞運用十分得當,並且在最後一個總結有優秀的結尾

    回覆刪除
  5. 我覺得第一組的挫折,缺少了些心態上的描寫,對挫折的感性描寫比較少,還有些定義上的,舉例的觀點方面的瑕疵。第二組有比較多感性方面,但缺少挫折影響較大的重大事件或影響。第三組例子有點多,而且例子最後一個不恰當。第四組,例子和定義結合恰當,比較能完整的詮釋挫折 103 08 吳孟鴻

    回覆刪除
  6. 第二組 徐子恆2009年12月31日 晚上7:41

    第一組第一段寫的很好,但第二段只寫史蒂芬遜得火車輸給馬車,我覺得挫折是一種心境,應該在史蒂芬遜的感受多作描寫,第三段寫的(好像)比較倉卒。
    第二組的第一段描寫生動,讀者也能感受到緊張的氣氛,第二段的例子選的最好,媽媽努力做菜,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
    ,十分生動,第三段也不錯,較可惜的部份是缺少生活上或歷史上的實例,較沒有說服力。
    第三組,對於不同的歷史事件都能描寫的很清楚,但所有的例子都是歷史故事,離一般人的生活比較遙遠,而且都是針對表面做描寫,和第一組相近,無法反應當事人的內心感受。
    第四組也是寫歷史故事,比較特別的是最後寫了以正面的心態面對挫折,與挫折的定義不太一樣,比較像是面對挫折的方式。
    我認為寫一個與心情有關的定義,應該選貼近生活的例子,因為心情和生活不一樣,每個人生活上所經歷過的或許不一樣,但同一種心情每個人都一定經歷過。定義一個大家都多少經歷過的感受,配上生活上容易使人挫折的事件,就能引起更強的共鳴。
    再來,因為這是一心情,不適合只描寫表面發生的事件,更應該於內心多加描寫,使挫折的感受更具體,也更容易讓讀者掌握挫折的定義。

    回覆刪除
  7. 第三組的第四段主要是想描寫日本軍的挫敗.但是主體卻放在美國的戰略成功.也是以美國人的觀點來看.對日本的著墨很少.有點不大妥當.
    而第一組舉的例子很能表顯創新所要承擔的挫折.但如果能提到之後的成功會更好.

    回覆刪除
  8. 第三組謝承諭2010年1月2日 晚上9:02

    我覺得諸葛亮的挫折應該是劉備.關羽.張飛擊中多大將死後無法幫助少主劉禪統一天下。接二連三的噩耗應該可以寫成早上沒搭上公車,週考又部會寫,最後回家發現忘了帶鑰匙之類的例子。

    回覆刪除
  9. 第二組 楊君韜2010年1月2日 晚上10:18

    我覺得第一組第二段的舉例描述稍嫌不足,應該可以就史蒂芬遜為了發明蒸氣火車所花的努力,再對比因為輸給馬車的挫折,會更好一點.
    第二組第三段沒有具體事例,只有比喻挫折像是什麼,很難取信於人.
    第三組第一段,第二段都寫的有點太流水帳,多描述點岳飛的理想破滅時的感覺,諸葛亮接踵而至的失敗會更好.第四段的定義跟舉例不太適合,日本沒有軟弱吧!而且結尾一直寫美國勝利,沒有寫日本失敗的挫折.

    回覆刪除
  10. 第三組楊明璁2010年1月3日 上午11:30

    很明顯的,最後一段的例子怪怪的

    上面三個清楚的描寫一個英雄(好啦,希特勒除外)的隕落
    描寫出挫折是多麼可怕且無情

    而碰到挫折卻又不能百分之百的倒地不抵抗
    因此還是需要一個正面的例子來激勵人

    而這個例子最好是可以以"人"為主角
    這樣跟上面的例子叫相像,感覺比較完整

    回覆刪除
  11. 同學們:要提供建設性的建議,並加以修改。目前所發表的意見,都缺乏具體且建設性的修改作為。而且有些觀念需要修正:所舉的例子不管是個人的例子或是歷史事件,都無妨。重點在於那些事件或個人經驗能否詮釋「挫折」這個抽象概念的意涵。而且舉例很重要的是要具有代表性又不流於陳腔濫調。例如:諸葛亮的挫折,你可以這麼運用:那是諸葛亮一生最重大的挫折:他主張聯吳抗魏。而劉備卻因親如手足的大將關羽被吳所殺,不聽諸葛亮的勸,起兵伐吳,結果大敗而歸,因而憂憤成疾,旋即告別人世。挫折啊,是英雄策士萬千縝密謀略所遭受到的阻礙!八陣圖任憑江水沖刷數百年,不動。而一個謀略卻如此輕易被破壞,如一面殘破的旗幟在狂風中被狠狠撕裂,最後飄落塵土。
    (老師)

    回覆刪除
  12. 同學們:要養成檢查的習慣。句子不順及錯別字的情況稍多。另外,對於不懂的詞語要養成查辭典的習慣。第三組到現在還弄不清楚「噩耗」是指「壞消息。常用以指親友的死亡。」請聯結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這是教育部的網路國語辭典。寫作,要熟悉你所運用的每個詞語的意思。這是基本的修養。(老師)

    回覆刪除
  13. 第一組陳威宇提到:
       針對靜修老師的紅字部分我對第三組做了一些小修改


    挫折是接二連三的噩耗:諸葛亮積勞成疾,終致自己病瘁。而
    扶不起的阿斗因為少了軍師諸葛亮的輔佐治理,使得蜀國的國勢每況日下,小人漸漸當權,就算劉禪想要繼續維持國勢,但因旁邊小人的讒言,也無能為力;何況他早已無心蜀漢,享樂要緊,所以蜀國漸漸地被四周的司馬政權給吞噬了。


    一個個的挫折會讓軟弱的人走入絕境,它像一個魔鬼,考驗著人們的意志。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結果是由盟軍佔領,亦是繼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另一個轉捩點。從此盟軍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日軍由戰略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戰略主動權已完全轉入盟軍手中。這可說是他們第二度面對的重大挫折,似乎已看不見日本當時的自信,軍心可說是盪到谷底,所謂的魔鬼正在磨練他們,看他們是否會一蹶不振,果然,他們的意志力已被磨損殆盡了,之後的戰役相對之前的驍勇善戰顯的更加力不從心,但對美國來說,瓜島戰役的勝利,改善了美國自珍珠港被襲以來低沉的士氣,並對日後進攻日本太平洋島和日本本土有積極的作用,埋下了日後日本不得不向美國低頭的種子。

    回覆刪除
  14. 第三組可改處

    「挫折」<改:是一個人的理想因最後未達到所期待之後果而破滅所遭受的困境>。岳飛在收到十二道金牌班師回朝之際,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之後岳飛父子<刪,有說法為其父在他22歲時病亡>被丞相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增:他一生對國家的貢獻,尤其傳說中在他背上的四字「精忠報國」,竟在三個字「莫須有」的打擊下化為烏有,這對為了國家滴下無數汗血的岳飛是個多大的挫折與打擊。>

    <改>挫折是接二連三、一波一波對心智的打擊。諸葛亮一生最重大的挫折恐怕是他主張聯吳抗魏,而劉備卻因八拜之交的大將關羽被吳所殺,不聽諸葛亮的勸告而起兵伐吳荊州,結果大敗而歸,因而憂憤成疾,立刻告別人世。英雄豪傑抓耳撓腮策劃出縝密的計謀,皆被宰殺。他們的功績的確存在,但當時使他們挫敗的事蹟卻也仍留在歷史的頁面上,不斷冷笑,諷刺他們的失敗。

    挫折是對大勢已去的無力感: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布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企圖叛逃的衛隊長,愛娃•布勞恩的親戚菲格萊因。4月30日15時30分,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之後希特勒用一支手槍自殺,而愛娃•布勞恩則服氰化鉀自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增:希特勒畢竟以發現大勢已去,他的計畫失敗了,無可挽回,使他感到無力,對生命已沒有任何抱負,因而持槍自戕>

    <改:挫折雖會讓軟弱的人走入絕境,但有意志走過坎坷路的人,必定變得更加強壯。>半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結果是由盟軍佔領,亦是<繼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另。刪:與主題無關>一個轉捩點,從此盟軍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日軍相反的轉為戰略防禦,戰略主動權已完全轉入盟軍手中。對美國來說,瓜島戰役的勝利,改善了美國自珍珠港被襲以來低沉的士氣,並對日後進攻日本太平洋島嶼和日本本土有積極的作用。美國人在受到珍珠港事件的劇烈衝擊後沒有全然放棄,反而向日本宣戰,展現出他們不屈於那次挫折,而要繼續奮鬥下去。<增:最後走過了世界大戰的一切,美國戰勝,同時學到了一個警惕:戰役是國力的爭鬥,而一直到現在,美國被認為是世界強國之一。挫折可以是一碗極為苦澀的湯頭,但喝過它而能繼續站著的人,以後嚐到任何令人作嘔的飲品,對他來說只是喝杯清水霸了。>

    回覆刪除
  15. 第一組
    由於第一段充分表達挫折那種兩手一攤,不知所措的感覺,第二段可多描述其挫折後的結果,多闡述一下挫折可以是最後所寫的「墊腳石」,並強調只要擁有「意志力」,就更容易跳出挫折後的悲觀心態。

    <改:挫折是嘗試失敗,若把追求成功視為挑戰,挫折將是帶你反省失敗處的最佳良師:>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遜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氣火車,當時有人駕著一輛漂亮的馬車和它賽跑。但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由於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那是史蒂芬遜發明史中讓他難以置信的挫折,<增:但他並未投降。遭受此一挫折,使他更加奮發。他繼續研究將車與軌間的摩擦力減至最低值的方法,並將車輪數增加,使之受力更為平均。最後其改良成功,它發明了人類史上第一條未用動物拉力當動力的鐵路系統,並被稱為「鐵路之父」。他不放棄的意志力使他走出挫折的慘敗心境,並繼續努力,直到達到他的目標為止。>

    第二組
    第二段例子舉得相當生動,但第三段述說「戰勝挫折」的部分相當稀疏,前面看了這麼多受到挫折的人感到一蹶不振,後面「戰勝挫折」感覺起來好像是永遠不會發生。「…只要抱持著一線希望,明日朝陽的曙光一定會灑在你身上。」只抱持一線希望,後日的曙光是不會來找你的,你必須自己站起來去迎向它。這邊不妨多個戰勝挫折的例子,再補充一下戰勝挫折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第四組
    第二段是寫「…快達到目的時,成果在一夕之間完全毀」,卻只看到希特勒自殺這個面對挫折後的後果,並未詳細闡述其之前的成果完全毀面。最後一句「再陰影中結束他瘋狂的一生」的「再」應改為「在」。第三段只見伽利略「低呻」「它還是在運動的」,並未顯示他繼續執著於此道理,看起來倒是他放棄繼續向教會證明。他繼續研究天文,發明了望遠鏡並寫了許多書,最後雖被教會軟禁直到眼睛瞎掉,但他還是不斷接受回答到他家問問題的客人,可見得他仍相信真理,並無聲的將其思想傳出,讓所有人知道。最後宜改如:所謂「愈挫愈勇」中的「挫」,便在考驗人的抗壓性,摩過的刀特別尖利,度過挫折的人,未來越有面對更大失敗的潛力。

    回覆刪除
  16. 第三組橘色字的部份,例子舉的不太恰當。最好可以舉一個較鮮明的例子,如:

    挫折是韓信的忍辱:從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的韓信,常常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當時被大家瞧不起的韓信,自知形單影隻,硬拼肯定吃虧。「小不忍則亂大謀」,於是韓信二話不說,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後來韓信積極奮發,努力上進。秦朝末年,投入項梁的部隊,建立了不少戰功。

    這樣的寫法,不僅寫出了挫折的定義、例子,也能為後面鋪陳,接下去寫出挫折的光明面,使挫折充滿希望。


    而第二組舉例與論說的部份似乎有點脫離,後面說到了「明日朝陽的曙光一定會灑在你身上。」但從前文看來,似乎只提到了挫折的黑暗面-失落、難過、絕望,根本就沒有「希望」的感覺,例子的部份可多加補充。

    第四組我就覺得不錯。舉了三個歷史事件增加了文章的可性度,而在文章結尾舉了「伽利瑞」的正面例子與論點相呼應,令我們不但不會懼怕挫折,還會勇敢的面對挫折。

    第一組第三段中,說到「有些人選擇要東山再起,有些卻一蹶不振」,並且舉出了越王東山再起的例子。也許可以另外找一個一蹶不振的例子來相對應,比較有說服力。

    回覆刪除
  17. 李愷所提的意見相當具有建設性。但張毓哲顯然不清楚什麼是「挫折」。韓信的故事是「羞辱」,而非「挫折」。挫折是指「事情進行不順利,失敗。」它本身沒什麼光明和黑暗的區別,而是人們在面對挫折時有什麼態度和反應。另外一點是:人類的歷史中究竟是如何產生挫折?又如何克服它?如果沒掌握這些要素,就很難寫出挫折的核心意義。還是要再提醒同學:對於你所使用的詞語要能充分掌握其意涵,否則很容易離題。同時不要因為以前讀了很多勵志文章要你克服挫折,你就只會寫「如何克服挫折」,而不會寫出「挫折的意涵或核心意義」。諸葛亮也好,岳飛也好,當我們描述他們的挫折後,難道不該思索:「科學家說:『給我一個槓桿,我就能轉動世界。』而我若是那年的諸葛亮、岳飛,我也想說:『給我一個賢君和一個好朝廷,我就能成為挫折的絕緣體,我就能相信天命以外,人的能耐。』」美日二次世界大戰的交鋒中,你為什麼不能想到:「還好,是罪惡遭遇了挫折,所以我們在正義的那一方望見世界秩序重整的契機。」?壞人遭遇挫折,怎麼沒人想到呢?為什麼發生挫折就一定很黑暗呢?你們怎麼沒想到挫折究竟會不會選人發生呢?拿破倫如果沒遭遇滑鐵盧的挫折,歐洲的歷史是會發展得更好還是更壞呢?寫作不是只會反芻以前讀的文章,重要的是:要會思考。

    回覆刪除
  18. 我把第三組第一.四改成:

    第一段:挫折是ㄧ把熊熊烈火,將高昂鬥志燃燒殆盡:八年抗戰結束,國軍應該歡欣鼓舞的,但國共軍的激烈衝突揭開了國共內戰的序幕。在徐蚌會戰等戰役中,國軍大敗,也使國軍氣勢完全瓦解。也在此戰爭後,國軍節節敗退,最後退到臺灣,形成現在兩國的兩國對峙。

    第四段:挫折是阻礙成功的ㄧ道道高牆。將一個個提前放棄的弱者阻擋在成功的終點線前。唯有努力不懈才能到達終點,拿取勝利的果實。

    102楊忠融

    回覆刪除